草久影院,久久婷婷视频,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江苏极品白嫩少妇精品久久

首頁 》  教學科研 》  淺談歷史教學中的“四步程序法” 返回上一頁

淺談歷史教學中的“四步程序法”

發(fā)布時間:2013-04-16

江蘇省海門中學???? 姜瑋

歷史高考復習的范圍從中國史到世界史,從古代史、近代史到現(xiàn)代史,內容繁雜,而復習時間又有限,因此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到有序高效地復習,顯得極為重要。筆者在多年的高三教學實踐中,借用計算機操作用語中的“掃描”、“立項”、“輸入”、“存盤”為名稱的四個不同程序,指導學生逐步摸索了一種“四步程序法”,在高三復習中使用效果特別理想?,F(xiàn)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四步程序法”的具體操作方法作一簡要介紹,以求教于同仁。

一、“掃描”

“掃描”程序是指對教材基礎知識進行一次“普查”,也即查漏補缺,讓學生找出現(xiàn)有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對后階段復習的“渴望”。“掃描”程序的設計方案是教師把復習的每節(jié)內容以講義形式發(fā)給學生。講義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知識,可以有兩種形式,一是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二是以填空方式出現(xiàn),這種形式尤其適用于章節(jié)復習,大的目錄以黑體字顯示,具體內容盡量標上序號,各項目越細越好。以古代史第四章第一節(jié)《短暫的隋朝》為例,可設計為:第一種方案是

  1. 隋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今地名)、年號;統(tǒng)一中國的時間、原因和意義。
  2. 隋朝的建設項目;大運河開鑿的時間、南北地點、中心,由哪幾段組成。
  3. 隋煬帝暴政的表現(xiàn);農民起義的原因、首先起義的的地點,最主要的農民起義軍。
  4. 隋朝滅亡的原因和時間。

第二種方案是:一、基礎知識

  1. 隋朝的建立:____年,____外戚____建立,年號____,定都____(今地名____)。
  2. 隋朝的統(tǒng)一:___?? _年,__? __率軍滅_?? ___,統(tǒng)一南北。
  3. 統(tǒng)一的原因:①____? _;②____?? _;③___?? __;④__?? ___。
  4. 統(tǒng)一的意義:結束了__??? __,有利于__??? __。
  5. 隋朝的建設:①____:_____主持興建____和____。②_____。③開通運河:隋煬帝于____年至____年開通了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為中心,北通_____(今____),南達?????? (今____),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④___??? __。
  6. 隋朝的滅亡:煬帝暴政的表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生產(chǎn)遭到嚴重破壞。_____年,長白山農民首先起義。各地起義軍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領導的_____。_____年,隋朝滅亡。

第二部分是與復習內容相關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要求有一定的容量、系統(tǒng)性強,題型、覆蓋面等與高考要求貼近,可以選擇部分典型的高考試題。

教師要求學生先根據(jù)第一部分的提示,識記基礎知識。為了提高記憶效率,可分為三步進行,一是通讀書本,二是脫離書本,回答講義內容,在不會的知識點上做上符號,三是反復識記沒有掌握的知識點。一輪復習務必夯實基礎,否則,在接下來的二三輪復習中會事倍功半。教師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程度的檢測也有多種方式,如:默寫在講義上、抽學生上黑板默寫、提問、小組競賽等。然后讓學生脫離書本內容,盡量獨立完成練習題。

通過“掃描”程序,可把初步復習中所存在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等問題暴露出來。“掃描”程序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設計“掃描載體”即講義能否全面、準確、恰當?shù)伢w現(xiàn)復習內容的重點,能否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產(chǎn)生疑問,發(fā)現(xiàn)障礙,出現(xiàn)認知沖突,學生由此產(chǎn)生認識需要和對歷史復習的積極追求。為此,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問題或填空,力戒倉促盲目,誠心要求學生獨立解答,力戒放任自流。

二、“立項”

“立項”程序是指學生在“掃描”基礎知識時,把所疑惑的問題,尤其是隱性的、非顯性的或者是容易產(chǎn)生負遷移的重要知識點,在講義或書本上注明,這就要求學生第一遍通讀教材時不能一晃而過,而是要咬文嚼字,多問幾個為什么;在解題時可把遇到的疑惑、偏差、聯(lián)想等,及時摘記在卷面上。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曾指出,“當學生自己發(fā)覺在理解教材時還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漏,留意到某些銜接不到的地方,感覺到要使知識彼此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還欠缺某些東西時,就會產(chǎn)生對知識的渴望”?!傲㈨棥辈僮骶褪菍W生把“掃描”中獲得的大量信息點——各種問題歸納、整理出來,列出需側重復習或要解決的條目。

在“立項”操作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巡查,對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的個別學生采用引導方式,啟發(fā)他們充分發(fā)掘教材隱性知識點。如在《短暫的隋朝》一節(jié)中關于隋朝統(tǒng)一的原因,學生可以設問:統(tǒng)一的根本原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分別是什么?關于廣設倉庫,可設問:為什么把洛口倉、含嘉倉設在洛陽附近?為什么隋朝的倉庫規(guī)模之大,積儲之多,前所未有?這說明了什么?又與唐朝前期的繁盛有沒有關系?關于大運河,教材大字部分提及以洛陽為中心,而隋朝當時的都城長安不在大運河畔,學生可能產(chǎn)生疑惑:當時如何從水路把江南的糧食運到都城?或者,當時全國的考生如何從水路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隋煬帝為什么要開鑿運河?大運河開鑿有何影響?關于最后一目,可想一想:隋煬帝暴政的最大影響是什么?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做練習時,對錯題也可多問幾個為什么,把不能理解的知識點也專門“立項”出來。

在此基礎上,教師及時收集學生的“立項”信息,歸納全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也作一個“立項”,以便課堂上集中講解。對于少數(shù)學生的問題,教師可在下班輔導時或其他時間里個別解答。在“立項”時,教師一要注意悉心指導學生做好摘記,力戒隨心所欲,二要切記自己的“立項”內容面面俱到,因為這畢竟不是新授課,而是復習課,時間有限,要突出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

“立項”程序可將復習中所存在的隱性知識、歷史概念模糊不清、知識遷移能力較差、綜合歸納能力欠缺和不能正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現(xiàn)象等復習的缺陷暴露出來,側重點的凸現(xiàn)有利于后階段復習的合理調整和有的放矢,而復習缺陷的暴露則是下階段復習的更高、更新的起點。

三“輸入”

“輸入”程序就是解決“立項”程序中存在的問題,這是從學生的角度命名的,即是“輸入知識”,從教師的角度說,則是“輸出”知識、“傳道授業(yè)解惑”。如:之所以把洛口倉、含嘉倉設在洛陽附近,是因為洛陽地處大運河的中心,交通發(fā)達,便于糧食集散;“隋朝倉庫規(guī)模之大,積儲之多,前所未有”反映了在人民的辛勤勞動下,隋朝農業(yè)發(fā)展較快,糧食產(chǎn)量提高,同時也是封建統(tǒng)治者剝削人們的見證。復習大運河時,教師引導學生讀《隋朝疆域圖》,注意大運河的中心洛陽和南北地點涿郡、余杭的地理位置及圖注中的今天名稱,觀察運河四段由北到南的順序: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溝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都城長安位于黃河南側,通過廣通渠連接黃河。這樣,如將江南余杭地區(qū)的糧食運到都城,最佳水路是:江南和—邗溝—通濟渠—黃河—廣通渠;如涿郡的考生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最佳水路是:永濟渠—黃河—廣通渠;教材小字部分還點明:邗溝是春秋時期吳王開鑿的連接江淮的運河,屬于古運河。教師再結合背景補充解釋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動機有三點:一是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tǒng)治;二是加強對江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掠奪;三是對江南繁華地區(qū)的巡游。對大運河的評價,可利用唐朝詩人胡曾和皮日休的兩首詩,引導學生得出答案:一方面,開鑿運河必然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是隋朝暴政的內容之一;另一方面,運河的開通產(chǎn)生了久遠而積極的影響,它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南北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對鞏固統(tǒng)一和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此,就充分挖掘了這一目的隱性知識,解決了重點。

對錯題的評講,教師一要注意舉一反三,由此及彼,準確解釋易混淆的知識點,兼顧復習其他相似內容,二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技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這樣,通過“輸入”操作,學生對這節(jié)知識點的掌握,就“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復習不僅比較全面、踏實,而且靈活、細致,為下階段的復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存盤”

所謂“存盤”,就是當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解決了疑難問題,并由此有了許多新的認知后,一定要及時地把這種新的認識、感受等整理歸納出來,形成規(guī)律性的結論,制成卡片,積累成集。

如關于隋朝統(tǒng)一,學生可從原因(根本原因、客觀原因——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民族融合、人民的愿望、陳的腐敗與弱小、主觀原因——隋朝實力強大、隋文帝個人作用)、概況、意義三方面整理知識點,“存盤”成卡片,到進行二輪小專題復習時,把三張有關秦朝、隋朝、元朝統(tǒng)一的卡片,放在一起比較復習,尋找共同點,掌握分析類似問題的思維角度,復習效率高、效果好。

古代史一輪章節(jié)復習中能“存盤”成卡片,為二輪小專題復習奠定基礎的知識點有:朝代更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措施、影響)、社會經(jīng)濟(原因、狀況、影響)、盛世(原因、表現(xiàn)、啟示)、農民起義(原因、經(jīng)過、意義、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fā)展的表現(xiàn))、民族關系(民族政策、民族融合的形式、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史、影響)、對外關系(對外政策、中外交流概況、影響)、文化(科學技術、哲學思想和文學藝術的成就、原因及影響)等;

中國和世界近現(xiàn)代史部分也可以按上述古代史復習方法進行,如中共的思想組織建設、土地政策、政權建設等可以利用圖表等形式加以歸納、總結,進行“存盤”操作,例如中共的歷次會議可制成下列表式卡片“存盤”:

?

名稱

時間

地點

背景

主要內容

歷史意義

?

?

?

?

?

?

土地政策按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抗戰(zhàn)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建國初的土地改革時期、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時期、農村經(jīng)濟體制改革時期制成六張卡片,每張卡片按背景、具體內容、結果和作用等項目列表“存盤”。政權建設也可按時間順序歸納,制成圖式卡片“存盤”。其他知識點都可進行類似“存盤”操作,在這兒不再一一列舉。

對于錯題的“存盤”操作也應引起重視,因為如果學生不理解的話,下次考到類似的題目,學生往往會答錯。這一程序設計方案分兩步:第一步是讓學生在每次練習講評后,及時將錯題寫在卡片上,這樣,遇到同一題型或同一知識點的題目時,就可將卡片抽出,進行類比分析,既可鞏固知識點,又可掌握解題方法;第二步是教師對錯題也進行“存盤”,過一段時間后,對學生進行錯題檢測。經(jīng)過這樣的多次反復后,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好。

“存盤”程序工作非常重要,它使整個復習過程達到理性化、靈活化,使學生的歷史學習躍入更高的層次。

現(xiàn)代社會知識信息更替速度明顯加快,歷史學科的系統(tǒng)內容各元素之間以及子系統(tǒng)之間必然具有互聯(lián)性和相互作用,在歷史高考復習中采用“四步程序法”,就是在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的一種嘗試?!八牟匠绦蚍ā笔且环N動態(tài)的、以學生積極思維為基礎,以開發(fā)學生主體自控潛質潛能、切實提高歷史高考復習質量為歸宿的一種嘗試。筆者愿在實踐中繼續(xù)探索,并得到同仁的指正與幫助!

?

?

?

?發(fā)表:2005年?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教學研究專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