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楊妙新報道:
3月12日晚,高一年級在尚雅樓舉辦了題為“做學習的主人”的周末文化講座。主講者張繼斌老師首先提出了七個問題:1、什么是學習?什么是學習能力、學習素養(yǎng)?2、為什么要學習?3、你認為怎樣學習才更有效?4、學習中你碰到的困惑有哪些?5、考試時你碰到的障礙有哪些?6、你覺得學習成績的高低主要決定于下列哪些因素?為什么?( A興趣? B 意志力 C 方法? D習慣?? E 意愿?? F態(tài)度? G基礎? H 質疑力? I環(huán)境? J遺傳因子) 7、你認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嗎?
面對這些問題,聽講的學生思考了2分鐘后,有六位學生主動參與了與張老師的互動,做了精彩的發(fā)言,闡述了他們各自的理解,并介紹了他們學習中的困惑。
互動結束后,張老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了學習方法的指導,重點從建立學習新理念、認識學習新方法、挑戰(zhàn)學習新潛能、享受學習新快樂等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與指導。張老師認為,學習就是得疑、解疑的過程,解決問題果然是學習過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得到疑問同樣也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由于中學生學習的特點是繼承前人的文化知識,所遇到的絕大多數(shù)問題在他人腦中都有現(xiàn)成的答案,因此,解決問題有時僅需一問,從這一角度看,唯有得疑,才可以看作是完成了學習過程的一大半。在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中,張老師還介紹了張同鑒老師的學習流程圖,介紹了高效聽課的十大秘訣,介紹了挑戰(zhàn)學習潛能的三種方法。
最后,張老師運用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的一段話,結束了本次講座:學生不會提問題!他們習慣于跨越過程,直奔結果。學生正在喪失極為寶貴的思考能力。這是教育面臨的最嚴峻挑戰(zhàn)!學習的成敗,歸根結底在于你能否做學習的主人。
?
?